现在的位置-非遗保护

二十四节气

上传时间:2011-04-14  浏览量:23463

节气即时节和气候
   按照农历年,从小寒起,太阳黄经每增加30度,即每隔15天,便是另一个节气。计有: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二十四个节气。
     节气与气候、农事、生活等密切相关。其中:清明、立夏、冬至等节气,为民间流行的节日,现在仍在延续。
一、       小寒
农历11月中旬,公历1月5日或6日、7日。
寒者,冷也。“冬至”过后,气温继续下降,农谚云:小寒,大寒,冷水成团。此时降雨量少,天气干燥,适宜于烧灰积肥,冬修水利。
近年来,森林绿化工作做得好,森林植被厚实,野外用火容易发生火灾,故《森林防火条例》明文规定:从11月1日起至清明节期间,为野外用火禁火期,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农民已逐步改变在山边烧灰、烧地坎陋习。
二、       大寒
农历12月初,公历1月20日或21日、22日。
大寒节气,寒气逆极,气温可下降至零下3-5℃,此时为一年中最冷时期。农谚云:大寒天气暖,冷到二月满;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大寒二白,有益草麦。俗有“三九、四九,凌上走”之说,故大寒就是寒冷。
根据气候特点,应加强农作物田间管理。小麦、油菜增施腊肥。“年前削麦抵床被,年外削麦费饭米”,此时抓紧削麦,能增强大小麦保温能力,减少草害,病虫害的发生,同时,要抓好果园、菜园的冬耕、施肥、培土和修剪,树杆刷白,树基培土,注意温室、温床蔬菜生产育苗的防寒工作。维修和增购地膜及有关工具,备好育种覆盖物。
三、       立春
农历12月中旬,公历2月4日或5日。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说明春天到了,古云:“春到一刻,百草转执”(转青的意思),大地回春,作物发育,此时要做春耕备耕,做好耕牛保暖工作。“冬冷勿算冷,春冷冻死杏”,倒春寒多雨水,加强春季作物田间管理,植树造林。
四、       雨水
农历正月初,公历2月19日或20日。
“雨水”一到,雨量渐多,但气温仍然较低,平均气温3-8℃,正是“六九、七九沿河看柳”时节。古云:正月雨水好种田。意指“雨水”出现在正月,一般会雨量充沛,不受干旱。
     针对雨量渐多的特点,要加强夏粮,夏油和绿肥沟的田间管理,清除渍害;抓紧施好小麦拔节肥、油菜施苔肥,深耕工作。开始春季植树造林,检查完成的农田的基本建设工程质量。做好春耕生产的准备工作,检查种子、肥料的贮备和耕牛的越冬保暖等情况,检查农机具、积造农家肥、为春耕生产打好基础。
五、       惊蛰
农历正月中旬,公历3月5日或6日。
时值惊蛰节气,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古有“雷声开始,蛰虫惊动”之说。农谚:“惊蛰未过响雷霆,一日落雨一日晴”、“惊蛰未雷,四十二日大门难开”,意指惊蛰前就响雷,必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好天气,阴雨相间,淅淅沥沥。
“过了惊蛰节,春耕勿停歇。”此时正是春播、春种农作物时节,应抓好春播和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惊蛰不放蜂,十箱九箱空。”蜂农务必及时放蜂,夺取蜂蜜高产。
六、春分
农历2月初,公历3月21日或22日。
“春分春分,昼夜均分”,这是一天昼夜时间的长短恰好平均。
古云:过了二月二,百样种子好落地。此时应作好温室秧、尼龙秧和露地秧三种配套工作,搞好红薯,甘蔗育苗,继续施好小麦拔节肥,抓好耕牛补精催膘、家畜的春防春配及防病工作。
七、清明
农历2月中旬,公历4月5日或6日。
《考经纬》解:“万物至此,皆洁齐清明。”到了清明,平均气温上升到10℃以上,气候温暖、草木萌茂、柴爿花盛开,已完全改变了冬季寒冷枯黄的景象。雨量增多,也可能出现突然降温。“冬至甜园,清明苦燕”,春耕生产来临,“清明头夜雨,麦垅都是鬼”,清明日是晴好,否则麦类作物易发病。
清明也是民间最隆重的节日,天南海北的人都要回乡祭祖、扫墓,家家户户捣菁麻糍、包菁燕,把鱼、肉、鸡蛋、豆腐、笋等煮熟,到祖宗坟前供奉,点蜡烛、烧纸钱、插白幡、放鞭炮,俗称上坟。这几年,加强清明节森林防火工作,提倡文明祭祖,禁止在坟山上点香插烛,严禁烧纸钱,放鞭炮,纷纷改为带上花圈、鲜花、水果前去扫墓,仅在家中办羹饭、集中祭请先灵,清明也是一年四季中祭请先灵的第一顿饭,称“清明早饭”。此习俗在广大农村一直在延续着。
八、谷雨
    农历3月初,公历4月20日或21日。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吃过谷雨饭,晴天落雨都要出田畈”,春耕大忙季节已经来临。谷雨期间,一般雨势充沛,是作物播种和生长的重要时节,也是牡丹花开的时候,民间有“谷雨三朝看牡丹”传统。
“清明要明,谷雨要淋”,谷雨日落雨,风调雨顺。又有“谷雨西风到,小桥没到头,谷雨南风起,二伏暴雨骤”之说。
根据气候特点,在抓好春耕春种的同时,仍应提防突然降温对春播作物和夏播作物的危害。中稻播种,整理好棉行,谷雨前抡暖播种,防止小麦白粉病和锈病,做好绿肥苗种田打药、治虫。
九、立夏
“立夏”又称“醉夏”。农历3月下旬,公历5月5日或6日。
天气由暖转热,雨量明显增多,月降雨量大约120—180毫米,正是“立夏,小满、盆满、钵满”的季节。不过,又有“雨打立夏,无水洗耙”之说,言“立夏”日是晴好,否则要旱。
根据气候特点,应着重抓好夏收作物收割及春播作物的田间管理。
农村习俗“煮茶叶蛋,烧竹笋吃”,吃后不怕雨淋,担担脚骨会硬。小孩子把煮熟的鸡蛋装在丝线编织成的小网兜里,称“鸡子络”。同时,家家户户总要买点猪肉吃,有“平时吃一年,不如醉夏吃一钱”之说。“立夏”正是青黄不接之时,过去穷人没有储存的面粉,无法烧“麦焦”,只好搞点未成熟的大麦头磨成“麦虫”过节,因此,又有“有,醉夏筒(意指麦焦);无,吃麦虫。”之说。现在,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使没有储存的面粉,也会到超市、粮店买来上好面粉,家家户户烧麦焦,高高兴兴过“醉夏”。
十、小满
农历4月初,公历5月21日或22日。
“小满天,割麦天;日头猛,汗成线。”此时天气炎热,农活繁忙。“小满水吃着,小麦一夜便黄(成熟)”;“小满勿满,芒种勿管”,说明此时雨水多。因此,抡晴收割大小麦是关键。还要做好棉花间苗,施肥,除草,治虫;果树施保果肥,蔬菜防治病虫,西瓜苗期施肥,铲除田外杂草。
十一、芒种
农历四月中旬,公历6月6日或7日。
小满后十五日,斗指丙,为芒种。言有芒之谷可播种也。此时,将入多雨的黄梅时节,农业上多忙于夏收夏种。
“雨打芒种头,晒死黄牯牛;芒种勿落雨,紧割小麦两日半”。意指若芒种日下雨,天气要热、要旱;若芒种日不下雨,接下来便会连日下雨,因此,未收割完的小麦要及时抡收结束。
本期如雨水多,应抓紧做好清沟排渍;雨水少,则应抗旱。迟茬水稻必须在上半个月播完,迟熟早稻晒田,施穗肥、治病害。夏玉米、夏大豆、迟芝麻于上旬播种。
十二、夏至
农历5月上旬,公历6月21日或22日。
古人云:夏至为中者,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助阴气之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之至。此日,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其后太阳南移,白昼渐短。但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多,故在短期间内气温继续升高。此时,夏熟作物生长渐旺,急需中耕除草。
“夏至西北风,十条河水九条空”。言夏至若刮西北风,天要旱,要做好抗旱保苗工作。夏至,田已经种结束,本地习俗要包羹吃,称“夏至了田羹”。
十三、小暑
农历5月下旬,公历7月7日或8日。
暑者,热也。梅雨结束,进入“伏天”,从小暑到大暑,是全年最炎热时期,月平均气温28-30℃,最高温度可达42℃。要加强农作物的田间管理,防御南洋风、干旱、暴雨等灾害,早稻遇南洋风时灌深水降温。
十四、大暑
农历6月中,公历7月23日或24日。
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夏历6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此时,正值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时期,极有利于夏作物的生长。也正是早稻收割和晚稻插秧的“双抡”大忙季节,要做好早稻选种、留种。中稻及一季晚稻施穗肥、棉花重施铃肥。
施好果树壮果肥,搞好果园、树木、苗圃的灌溉,防治果园病虫害,搞好家禽舍通风和降温,供足饮水,防止中暑。“双抡”阶段,要早出、晚归,避免中午高温天气,注意休息,防止脱水、中暑。
十五、立秋
农历6月下旬,公历8月7日或8日。
气温仍然很高,特别是立秋以后出现的“秋老虎”,气温可达40℃左右。
立秋还是个“关”,是农民种田最主要的季节,晚稻必须在立秋前插下,俗说“晚稻难过立秋关”。
干旱年间,农民都希望立秋前不下雷阵雨,否则连秋旱,要荒年。谚语云:“雨打秋,件件收,雨打秋头廿四旱,雨打秋后烂稻杆”。农民都盼立秋下雨,有个好收成。
十六、处暑
农历7月中,公历8月23日或24日。
立秋后十五日,斗指中为处暑。言读暑将退伏而潜处也。处暑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雨量渐少。
农村这个季节是农作物种植的时候,俗语:“处暑花麦,白;露菜”,说明处暑到,旱地可种花麦,白露可种白菜、萝卜等作物。农谚:处暑勿落雨,白露枉来淋;处暑落雨又起风,十个桔园九个空。言水田作物需水量大的处暑时节如不下雨,作物受旱,白露时节即使下雨,也补救不了作物的严重损害,影响收成。因此,种田的盼望处暑落雨,种果树的盼望处暑不下雨,不刮风。
十七、白露
农历7月下旬,公历9月8日或9日。
白露过后,天气转凉,白菜、萝卜等可以下种,此时,农村称为“小农闲”。可平整土地,削草、烧灰积肥。
十八、秋分
农历8月中旬,公历9月23日或24日。
秋分夜,昼夜时间长短平均。
天气由热转凉,常有北风和秋雨。个别年份出现“秋寒”,正是一场秋雨,一场凉。要注意防御秋风秋雨的危害,搞好秋收,准备冬播。二季晚稻分厢开沟,田间不能过早断水,保持湿润,增加粒重量。
收获早花生、夏芝麻、夏玉米,播种榨菜、包菜、萝卜等。采收枣子、板栗。
农谚有:秋分不出头,割来喂黄牛。意指中稻如在秋分仍未出头,天气凉了,收获便无希望了,不如割来嫩稻草给牛吃。
十九、寒露
农历8月底,公历10月8日或9日。
秋分后十五日,斗指辛,为寒露。言露冷寒而欲将凝结也。本节气秋高气爽,昼夜温差较大。
做好油菜播种,苗床管理;柑桔采收,果树疏枝,收割“三麻”并施好冬肥。鱼苗分级,做好越冬管理。
二十、霜降
农历九月中旬,公历10月23日或24日。
霜降时节,天气由凉转冷,个别年份有寒潮过境。“霜降见霜,米谷满仓”。
小麦冬前籽,霜降发发市。开始擂种大小麦,争取出苗均匀。二季晚稻和玉米收割,脱粒入库。
本节气降雨偏少,土壤干燥,应对蔬菜,特别是青菜、萝卜等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利于蔬菜生长。
二十一、立冬
农历9月底至十月初,公历11月7日或8日。
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不仅仅代表着秋天的结束,冬天的来临,还有万物收藏,规避寒冷的意思。因此,农业全作化时期,农村生产队往往把“立冬日”作为参加当年分配的劳动工分截止期。
古人认为立冬很重要。从这一天可以推算出这一冬的冷暖。“立冬无雨一冬晴”、“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这几条农谚说的是,立冬晴会燥冬,这个冬天将会比较寒冷;立冬日如阴雨绵绵,这个冬天将晴雨相间,天气比较暖和。
农事上要抓紧大小麦播种,油菜移栽,加强森林防火工作。
二十二、小雪
农历10月中旬,公历11月22日或23日。
小雪节气,大部分地区出现初霜,气温下降。应加强越冬作物的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做好迟茬田的大小麦播种扫尾工作,加强绿肥管理,注意抗旱。做好冬播作物查苗补种,防止苗期虫害,保证全苗。茶叶开始施肥,培土防冻;桔树重施“还阳肥”;清理果园,进行冬耕、修剪。重视森林防火工作。
二十三、大雪
农历10月底至11月初,公历12月7日或8日。
大雪节气,气候寒冷、干燥,常有较大风雪和严寒天气。此时,要加强越冬作物田间管理,麦田开始一套沟,遇有冬旱,应灌水保苗,小麦施分蘖肥。保持牛栏干燥暖和,兔舍挡风,防止冷风直接侵袭。
二十四、冬至
农历11月中旬,公历12月22日或23日。
冬至,又称冬节。古人云:方涉冬节,农事间隙。故有“清明苦燕,冬至甜园”之谓。《通纬孝经援神契》中记载:“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阴历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此日,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其后太阳北移,白昼渐长。故有“长尽夏至,短尽冬至”之说。
由于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发散的少,故在短期内气温继续降低。
“冬至月中,日风夜风,此时,除对小麦追施腊肥,继续进行防冻、积肥、深耕、消灭越冬病虫害等工作外,还应该注意保护耕畜安全过冬。

冬至,还是一个较大的“月节”。农村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做“冬至园”,有甜园、咸园之分。还有用甜园请“老太公”,谓:清明早饭,七月半昼饭,冬至点心,卅夜夜饭。解放前,一些有宗祠、有族产的村,还要开祠堂门祭诸祖宗,按照文凭级别分配“功名肉”,演“冬至戏”。用冬至园请老太公的习俗至今仍在延续。

 

整理者:郑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