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非遗保护

服装、帽子和鞋袜等

上传时间:2011-04-14  浏览量:5022

    清代和民国时期,男女服装有大襟式和对襟式两种,大襟式有长短之别,单、夹、棉之分,无袖的棉短褂称絮襟。圆领,搭襻纽扣,束腰带。夏天穿对襟短衫,多为蓝、白粗布或夏布,布扭为扣。男人冬天穿大襟棉长袍,外罩长衫,劳动时穿短褂;知识阶层兴穿长衫,庄重场合外罩马褂,头戴“瓜皮帽”。富人儒士则冬穿长袍马褂,衣料多绫罗绸缎,内衬皮毛,夏穿长衫短衫,非绸即纱,质优色艳,裤子都是肥腰、长裆,裤脚肥大而短。县人还喜欢以白色布料作内衣,衬之蓝黑外衫,袖领分明。民国初,妇女兴穿齐膝汉式右侧开襟外衣,窄袖,中裤、围褶裙,夏穿单衫,春秋穿夹衣,内衣穿套衫或双襟。农村男人夏季喜用大布手巾,长五尺,披肩当衣,挑担作垫,割禾时围腰护身,睡觉时铺地作席,平时擦汗或作腰带系。妇女则习惯在身前系一条拦腰,劳动时可避免污物脏衣,各种工匠及小贩也习惯系扎拦腰,劳作时以避免衣裤磨损和污染。沿海渔民习惯穿拷汁龙裤,质厚色绛,裤脚肥大,耐咸防腐。旧时,新生儿腹部还要系小肚兜,称“肚褡”。民间男女也习惯系扎肚兜,即可护腹,又可藏钱物。商人出门,常背“褡裢”,俗称“捎马袋,装钱放物,均为方便。
民国20年后,服装渐变,时有西装、中山装、旗袍和罗裙出现,细布代替了古老的粗布、土布和夏布,阴丹士林布、线呢各哔叽布风靡一时。民国中期,始兴穿长旗袍,中长裤,衣料视贫富而异,颜色仍以青蓝黑为主。姑娘衣着多红绿,故有“红裤绿夹袄,乡下大表嫂”之说。民国后期,旗袍、中裤皆改短,穿长统袜,襻带鞋,农村则仍沿袭旧式衣。
 
1、服装
(1)短衫  短衫原为劳动者穿的衣服。一般由手工纺织的粗布做成,颜色大多是黑、白、蓝色,即使有花色,也不过是条子或格子。男短衫是对襟(胸前正中开襟)的,下摆有两只口袋;女式则在右腋下开襟,纽扣多以布条打结制成,也有用铜或竹、木、骨制成的。下为短裤或长裤。裤的上端较宽,可以折叠,用布绳系住腰身。女式长裤较短,外出或重要场合中,常在长裤外穿百褶裙,衣裤的腰身、袖筒、裤脚都很宽大。除单衣外,天冷时还穿夹袄、背心、棉袄、棉裤等。
(2)长衫  绅士阶层穿的是长衫,或称为袍。穿长衫的典型服式,一般是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袍,外罩马褂,颜色单调,长袍一般为蓝色,帽和马褂为黑色。民初服式与清末相比,变化不大。由于男人剪去了辫子,长袍外面渐渐地不再罩马褂了,只是在婚礼或重大节庆时依旧。袍子的腰身、袖子也渐渐变窄,终于演变成长衫,头上戴的也换成宽边呢帽。
(3)旗袍  原为清代满族妇女所穿的一种服装。直统式,腰部宽松,下摆不开叉,衣边绣有彩绿。一般的旗袍长不没脚,以将脚盖住为宜。辛亥革命后,汉族妇女也普遍穿用流行。经过不断地改进,一般式样为:直领,右开大襟,紧腰身,袍长至膝下,两侧开叉,并有长短袖之分。现时穿旗袍反成时髦。
(4)马褂  原为清代男子上衣,穿在长袍、长衫之外,合称“长袍马褂”。其形制长不过腰,对襟布扣,短衣短袖。民国初期,继续存在。那些清朝遗老、乡村士绅及工商界人士,直到新中国成立前仍穿长袍马褂。新中国成立后,基本绝迹。
(5)中山装  中山装是孙中山先生首先穿着的服装。自1923年创制起逐渐取代了长袍短衫,直至20世纪末,一直为中国男子最通行和最爱穿的服装。它的形制特点是上装为翻领,对襟,五钮扣,前胸上下左右各缀一有软盖的方形口袋。衣长及臀,袖长及腕。下衣前面开裆,用暗扣,左右裤缝上端各有开口的暗袋,右臀部亦有一带软盖的暗袋。右前部分再设一小暗袋。中山装美观大方,各种布料均适合。
2、帽子和鞋袜
(1)帽子  明代,男子二十而冠,多于冬至或元旦束发加网,儒士戴方巾,庶民戴圆帽,童生未入泮学者虽过年过期而不冠,畏戴帽。清代,剃发(前半部)结,冬戴暖帽碗,夏戴凉帽,贵贱一体。民国时期,兴戴大礼帽,士绅戴瓜皮帽,劳动者戴帽碗、猢狲帽,有的戴毡帽,夏天戴蔺草编制的草帽,雨天戴竹蔑编制的笠帽。老年人戴大披帽,中年妇女多以素色绉纱缠头,称包头纱,老年妇女也有戴帽(大披帽),儿童戴各种麒麟帽、狮子帽、狗头帽,春秋两季戴帽圈,一般帽额、帽沿饰缀银、铜制作的八仙、寿星等饰物。
(2)鞋  清末民初城乡男女大多穿自制布鞋。鞋底用旧布垫纳、苎麻密缉而成,妇女鞋面爱绣花,称绣花鞋。冬季有布棉鞋,称暖鞋。雨天,戴箬帽,穿蓑衣或用纸伞、油布伞;富人穿钉鞋;贫穷者穿木屐,即用半寸厚的木板锯成鞋底,上钉布鞋;妇女穿木船,山区穿箬壳鞋,劳动人民一般穿蒲鞋。劳动时穿草鞋,走长路有的穿棉丝草鞋。冬天用白色粗布做成长筒袜子的式样穿在脚上,而后,外边再套上草鞋,这样既可保暖,又可防止划破小腿皮。幼儿穿“虎头鞋”。
布鞋, 用布作鞋帮,用碎布一层层垫起来用线密缉做成鞋底;
草鞋,用络麻做鞋帮,稻草作鞋底编织起来的;
棉丝麻鞋,用棉丝做鞋帮,络麻作鞋底编 织起来的,这种鞋又轻又牢,经久耐穿;
蒲鞋,用蒲草作鞋帮,稻草 作鞋底编织起来,此鞋柔软、透气、凉快、轻巧,适宜夏天穿。
木屐,有的鞋帮用络 麻编织的;有的则用普通的布鞋用钉子钉在木板或竹片上。
箬壳鞋,用竹箬做成的箬壳鞋,为雨天穿的鞋子。
(3)袜 旧时袜用布缝制,袜底多层,纱线密缉,耐磨保温。女缠足,用脚纱布包扎,20世纪30年代前多穿布袜,后穿纱袜。抗日战争胜利后,青年妇女穿美国产的化纤长袜,称为“玻璃丝袜”,曾风靡一时。
3、服饰的构成要素
(1)质地(原料), 所用布料,旧时以棉纱土布、粗布或夏布居多,质厚耐磨。夏衣喜用土织苎麻夏布,或以生绢为底料。家庭富裕者衣料多绫罗绸缎,内衬皮毛。
(2)形式(“拦腰”、“饭拦”、云肩、绣花鞋、虎头帽、肚兜等),劳动者于劳作时以腰巾为防护布。妇女入厨所系者称“拦腰”、“饭拦”。山民、工匠、长工,系双开叠式腰巾为防护布,形如小裙,便于蹲伏、步行,称“围裙”。年轻女子逢节日喜庆肩戴云肩,脚穿绣花鞋,儿童戴各种麒麟帽、狮子帽、狗头帽,民间男女还习惯系扎肚兜,即可护腹,又可藏钱物。
(3)佩饰(佩带的饰物、附属装饰品), 旧时,新生婴儿满7天,长辈要用红线穿上银质小铃铛,系在婴儿手腕上,用以避邪。满120天后,初次到外婆家去,要佩银或铜制的小宝剑和历书。外婆还要为其办银质小手镯和脚镯。儿童胸前常挂银(铜)钱,正面有“长命富贵”或“荣华富贵”四字,背面为八卦或十二生肖,称“长命线”。亦有挂锁形银器,称“长命锁”, 一般用彩色丝线或银项链,系上“长命锁”,挂在婴孩颈项上拖于胸前。长命锁面镌有“长命富贵”、“长命百岁”或“福禄骈臻”、“麒麟呈祥”之类字样或图案。少数还有戴银项圈的,乡间有的成年后仍戴银项圈。 男人旧时亦腰挂玉佩,手戴戒指,妇女还有戴手镯之风。手镯多为银质或玉质。戴耳环更有讲究。一般少女许人后才戴耳坠,这是定亲信物之一,用料取金质或银质镀金,作为许身的标志。大多戴到婚后或中年后,才换戴耳环。戒指也是一种定亲信物。旧时,女子在成亲之日才开始戴,但并不普遍。
4、婚丧衣饰
(1)   婚礼衣饰
 婚礼为人生大礼,历来被当作大喜事。中国的传统习俗礼尚红色,婚礼又称红喜事。在服饰色彩上,一般也尚红。中国传统婚礼的服饰基本上是红色。新娘上轿前,开容梳妆,挽髻插簪,戴凤冠,披霞帔,盖红盖头,上身内穿红娟衫,外套绣花红袍,颈套项圈天宫锁,胸挂铜镜;下身着红裙、红裤、红锻绣花鞋。新娘穿戴完整后,才上轿前往新郎家。近代婚礼服饰女子依然凤冠霞帔,新郎也是一身的红色,红冠红袍。
(2)丧事衣饰
亡者的更衣化装。如亡者男性,须进行洗脸、沫浴、剪指甲,并换上新的内衣外套等衣服,穿上新鞋。其所穿衣衫,叫“寿衣”。如女性亡者,则加上梳头过场。穿上寿衣后的亡者,须自病床上移放到板门上,仰卧停放,并盖上亲戚们送来的被子(这种被子面积很小,约1平米见方)。在其旁焚烧纸币,并在其脚下点上油灯,昼夜不熄。上述例行过程后,则将死者在病中所盖之被子和床上褥垫及穿寿衣时换下脏衣,拿到村外焚烧。其所卧之床,亦须拆下,放到村外,任其雨淋日晒,待四十九天后,再经洗涤,拿回家,或有弃之不要的。
    孝服。如亡者还有一位长辈健在,则要在棺内特放上孝服蒲鞋等表示亡者在阴间接亲人时使用。另外,新娘的嫁妆内,除日常的便、礼服外,还须准备白色的孝服,此服不能随便拿出展示,等公婆亡时,方可拿出来穿着。翁姑丧后,才可借给他人送殡时穿。
参加送葬人员一律穿白色外衣。孝子孝孙穿麻衣、着蒲鞋,腰束草绳,头戴三梁冠,该帽用稻草绳做成,面前沿边下垂四粒白棉球。戴孝子帽者要手执青竹棒(哭丧棒),孝子的腰间,还要系稻草绳,脚穿蒲草做成的草鞋。孝孙在帽沿上别一块圆形红布,表示孝中有吉。子侄戴两梁草冠。媳与女儿穿白衣裙,白布鞋,儿媳还要用散麻丝扎发辫。女戴孝兜,状如披风,有长有短,女儿媳妇所戴最长。本家晚辈穿麻衣,并穿白布鞋,后嵌一方红布。女婿则用一丈二尺长,一尺二寸阔的白布作头巾,如丈母亡故,应在左边打个结;如亡者系岳父,则右边打个结。双亡,则将丈二白巾扎在腰际。白巾上钉有红布条,则为曾孙,绿布条是玄孙,侄孙用蓝色,外曾孙用黄色。送至墓地,返回时,所有人员脱去孝服,将事前准备好的红色丝带,佩在各自的胸前,表示由悲转喜,晦气随亡者丢在墓地,回转时一切吉祥。近年来,一般以黑色臂章代之。
5、男女修饰
(1)男子修饰(须、发、装饰等)清代,男子均剃发垂辫,辛亥革命后,逐步革除。民国以来,老少大都剃平顶,称“平头”。年轻人多剪西发,头路或偏分或对分。老年人也有剃光头的,称“和尚头”。少数老人将发剪成短刷,小孩多剃“桃发”,即在前脑门留一撮有如桃形的头发,其余全剃去。旧时服丧期内守孝者不理发修容,其他无分老幼均一个月左右理发一次,“父母在,不留须”之习俗极严。80年代起,男青年中留长发、蓄短胡的日见其多,少数也有烫发的。
(2)女子修饰(发饰、佩戴、美容等)民国前女缠足,辛亥革命后废止。女子旧时以长发垂辫为美,年轻时都垂一支长辫于脑后,姑娘梳辫插花,额前梳“刘海”剪发后,饰以各式花夹。平时不理发刮面,临出嫁时,才请人先在脸上扑上香粉,再用双股麻绳、苎线或彩色丝线拣面,绞除面部汗毛及鬓边颈项间乱发,然后梳头挽髻,称“上头”。鬟髻称“头髻”,形式多样,有盘龙、垂髫、坠马等等。髻上插簪使之平贴牢固。建国后,除山乡少数年老妇女仍挽髻外,大多已无此俗。青少年女子,建国初爱垂长辫,称“两支角”、“两支辫”。60年代后,留辫的渐少而兴剪短发。70年代,发式增多。80年代时兴烫发,或披肩发,青年发型亦趋多样化。(陈建华 讲述  郑士杰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