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遗名录:杨家板龙
三门县亭旁镇,地处浙东沿海,距县城9.5公里,三围皆山,东路通海,属河谷平地。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亭旁当地百姓,自古崇尚“耕读传家”。农耕文明时期,常遇水旱等自然灾害。每遇大旱,当地百姓有到龙潭“取水”习俗,对龙一直有图腾崇拜。久而久之,产生了元宵节迎龙活动,以祈求丰收、祈求平安。杨家板龙由此应运而生,元宵迎龙也就相沿成俗,代代相传。据杨氏宗谱记载,迎龙活动,始于明隆庆初年,历经明、清、明诸朝代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虽有盛衰却绵延不断。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百姓以迎龙的形式欢庆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板龙的制作工艺日趋完善,活动规模更大,影响更为广泛。
每年的元宵节,杨家村民都要举行迎龙活动。板龙出迎时,需要600-800名壮汉共同托举,并伴有头牌、鼓亭、五兽、抬阁、龙筅、仪仗和鼓乐等,声势浩大,盛况空前,充满吉祥喜庆。此时,周边群众纷至沓来,争相观睹。板龙所经之处,沿途群众鸣放礼炮、设案相迎;至县城,活动达到高潮,数万市民加入迎龙行列,人声鼎沸、礼炮震天、万人空巷。板龙出迎,成了三门县民间民俗狂欢节。
一.主要特色。一是群体传承,制作工艺独特:杨家板龙制作没有专业艺人,均由村民目睹口授,并随时代发展不断创新完善。制作时采用木雕、竹编、剪纸、布帖、绘画等多种民间美术工艺手法,并辅以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具有较高的民族民间美学价值。二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剪纸图案还是描绘的祥兽、戏剧人物、神话传说均有着深刻的释、儒、道三教文化以及诸子百家思想的烙印,多元文化相互交融,相得益彰。三是构思奇异,彰显地域风情:亭旁地处山区,木材资源丰富,当地百姓就地取材,以木板为主体,故称板龙,每块木块两端凿孔,以齐肩长的木棒贯穿连接,,全村每家每户须制作一段龙身,段段相联,随着人口的增长而龙身不断加长。每段龙身内安置蜡烛或节日彩灯,板龙造型古朴大气,流光溢彩。
二.基本特征:
1、杨家板龙的形式与一般龙灯不同,它是由多段龙身连接而成,龙身的多少即为板龙长度的长短。由于材料和长度的关系,它只能“迎”、“盘”而不能“舞”。而且迎龙时,必须伴有五兽、鼓亭、抬阁等等,是一项综合性民间艺术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2、活动方式与一般龙灯不同,因为它是按照全村每家每户制作一段龙身的规矩,全村动员,制作方式求同存异,讲究创新性、文化性和美学情趣。板龙长度年年增加,活动规模年年扩大,影响更加广泛。
3、所用材质和制作工艺与一般龙灯不同。
三.主要价值:
1、艺术价值:杨家板龙的制作展示了木匠、竹篾匠和民间艺术的智慧,集文学、绘画、雕刻,剪纸、音乐、戏剧于一体,综合了各种艺术元素,使之完善地统一在整个迎龙活动之中,具有较高的民俗学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
2、社会价值:杨家板龙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民间艺术的魅力,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迎龙活动的过程不仅是娱乐的过程,更是凝聚人心的过程,能为三门湾民俗文化的研究提供佐证。
3、历史价值:杨家板龙历史悠久,距今有400余年历史,其兴衰史与国家民族的兴衰史密切相关,有窥斑观豹的作用。
杨家板龙在当地具有广泛的影响,在国内也有较高的声誉。1999年,杨家板龙参加台州市首届民间艺术大会展,以“天下第一龙”获唯一的最高大奖和优秀组织奖,被国内各主流媒体纷纷刊载。2004年以414米的长度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证书。2007被省文化厅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