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理论园地

歌曲演唱中的声情并茂

上传时间:2010-11-05  浏览量:4932

    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是对某种体验需要发泄的动态反映。情感更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
    声乐曲仅仅是乐谱上的音符文字,要使歌曲获得生命成为音乐,演唱者不仅要再现歌谱上那些显见的记录,更要去挖掘蕴藏在作品里那些无法记录的情感内容,并通过有感情的歌唱,使词曲作者内心的文思、乐思与写在纸上的这种内在的精神记录的歌谱具有生命意义。
    一、熟练的歌唱技能和正确的发声方法
    从意大利“美声学派”,和具有中国特色的 “民族学派”来看,二者由于语言规律的差别,在用气的方法、发音的习惯、口形的变化、共鸣的调节、咬字和吐字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美声唱法十分讲究咬字吐字的清晰度,以有利于“行腔”、保持“腔”的艺术规格为原则,最终达到字和腔的统一。主张先立腔,后立字,在训练中常常采用无字练习找声音位置,然后在其位置上安放字。美声唱法其清晰的声乐效果与民族唱法主张的标准吐字的紧张度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就出现了我国民族风格浓郁的作品的演唱中一些共性和个性的矛盾。我们常可以发现我国许多歌手在用美声唱法演唱民族歌曲的同时,却没有注意民族唱法的咬字、吐字,使歌曲的表达缺乏民族个性和民族韵味,脱离了中国老百姓的审美标准。
    所以,在演唱中国民歌时,必须把民族的韵味放在歌唱观念的首位,方法要为风格服务,演唱的咬字、行腔、用气都应突出韵味和情感,才能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例如《母爱》这首歌作者用凝炼的笔触、浓郁的感情抒发了儿女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因此,歌唱者要用圆润、饱满、深沉的声音,似诵似唱地叙说对母爱的赞美颂扬和无限思念。又如《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中的小芹唱段,音乐清澈飘逸优美,仿佛进入了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山乡村落,歌唱者声音需明亮、亲切、柔媚,来表现小芹那似山泉般纯净可爱的心灵和含蓄、柔媚、期盼的形象,还要唱出民族语言的韵律美。
    二、深入理解歌词内容
    歌词所具有的文学性使它表现的内容具体明确,而这个具体内容往往是歌词的情感基础。例如《把一切献给党》歌词质朴自然、委婉动人,采用拟人化的手法,体现了党和人民风雨同舟、荣辱与共、血脉相连,反映出人民对党的无比信任和忠诚。演唱时不能只注重声音的技巧而忽略歌曲本身要表达的意思,因此,这首歌的叙述要娓娓道来,深情诉说,注意强弱对比、抑扬顿挫,合理运用音量。
    一首独唱曲通常在几个乐段中陆续展现出不同的客观环境,所以演唱抓住这些不同的环境特点来给予不同的演唱处理,就能贴切地表达出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其感情状态。例如《黄水谣》第一段应唱得起伏有力,而河水奔流的动态感要鲜明地体现在节奏的强弱交替和起伏翻腾的旋律上。而“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演唱速度宜突然放慢,低沉有力,吐字咬字掷地有声,力度变化幅度大,旋律要唱得延绵、连贯,充满凄凉、悲愤之情。
    三、语调的表现
    1、语调强弱的变化。
    音响的强弱变化、语调的力度变化能强化情感的张力。歌唱语调与言语中字词强弱的处理有着微妙的差异。语调的强弱统筹规划主要是以“句”为单位,一般来说,表现强烈、激愤的情绪,语调较强。如《恨是高山仇是海》中通过铿锵有力的咬字、喷口,将喜儿的满腔深仇和怨恨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但象《小河淌水》一类的歌意境深远、细腻妩媚,语调往往较弱,气息要均匀,字头的咬吐应轻柔些。歌者必须要对作品有深刻理解与体会才能准确把握语调的力度。
    2、语调升降的变化。
    语调的变化大致有这样几种样式:语调的升高,一般表现欢快、喜悦、激昂、愤怒、疑惑等情绪;语调的降低,一般表现悲痛、忧郁、感叹、失望等情绪;平直语调的升降幅度很小,通常表现的情绪较为平稳舒缓;较曲折的语调常常表现亲切、犹豫、埋怨等情绪。
    应该注意到语调的高低与语调的强弱不是一回事,语调高不代表音就强,语调低也不代表音就弱。如《国际歌》语调虽然抵抑但却坚实有力。总之,把握语调升降,最好是先朗诵歌词,体会歌词语调的高抵抑扬,再结合旋律来表现。
    3、语调的速度变化。
    快速的语调一般表现紧张急促、热情欢快、激情昂扬等情绪。演唱快速的歌曲要力求字字清晰、句句流畅,表现出快中求“稳”而不“囫囵吞枣”。而慢速的语调往往表现为深缓忧郁、悲痛哀恨、情意绵绵等情绪。演唱时要掌握一个“紧”字,不紧就容易散,同时还要注意旋律线的完整,字句的轻重、连断、力度、节奏等要和谐。
    当然语调并非仅仅为快与慢的简单格式,通过音拍节律长短交错的有机变化还呈现出稍快、稍慢、渐快、渐慢、特快、特慢的丰富表现。
    四、“情感”在声乐表演艺术中的重要作用
    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更是以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开其价值,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侗家“行歌坐月”更有“长歌闲月,摇足顿首”之录,情浓处得歌,歌尽时陈情,歌即情即歌。唱歌就是要抒情,抒情就可以唱歌,随时随地。这就是歌的价值,是歌最宝贵之处,怀中珠玉无非挚情。因此,在歌唱的诸多环节中,“情”是最重要的,在歌唱中起着主导作用,是声音的灵魂。
    1、以情带声,声情并茂
    唐代诗人白居易说:“乐者发于声,声者发于情”。 白居易所追求的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声情并茂’,‘形神兼备’所带来的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在歌唱表演中,表现乐律内蕴情致,便是重中之重。吴碧霞固然天生绛树之喉,资质无俦,其动人之处却在表现力上。观其歌唱时面容情态、肢体动作,特别是美目流转,便觉此曲诉衷肠彻,灵魂尽出。歌曲既出则人皆为之动摇,随乐句出入悲喜兼或春秋。歌者所思想,为听众接收,歌句如雨如春风,处处点染花红。于是歌者听众共鸣。
    而若词曲再美,唱歌的人没能紧随其步履,那么作曲者呕出的心血便也无用,再神魂颠倒的情境也味同嚼蜡了。歌唱者眼神中喜怒哀乐忧思恐,与肢体在台上辅助语言,却使歌曲在传情达意上更胜一筹。歌曲演唱的最好境界,就是歌为心声,物我合一。言为心声,情感与歌曲的融合便圆满了,曲子自如,人心自由。
    2、情绪感觉的调控
    感觉是心理的重要因素。感觉总是具体的,总是被某种客观引起的,或者是以它为目的。比如爱、恨、恐惧、好奇、伤心、喜悦、激动、兴奋等等。这些感觉似乎是情绪的感觉,情绪综合了一个个、一种种激情感受,它基本上决定此时此人对于现实的激情关系,如愉快、忧伤、振奋、沮丧、果断等等。
    演唱者的责任是不仅自己具有丰富的情感感觉,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大众也有相同的感觉。
    歌唱家郭兰英在短短的一曲《北风吹》中,把喜儿迎接新年到来的兴奋,到对爹爹焦急盼望和忧愁,以及等爹爹回家过年的美好憧憬,表现得生动感人。因此她塑造的人物是如此的丰满,如此的鲜活。
    邓丽君的演唱更是淳朴真实,具有东方人的细腻大方、自然精美的特点。无论是委婉动人的倾诉、荡人心弦的哀怨,还是饶有风味的村姑哝语或现代人的奔放洒脱,她都能表现得尽善尽美。
宋立民评价:邓丽君在把乐句唱成了自己的同时,更是把自己化成了音符。她那熔词曲于一炉的倾吐,不是悲悯得让你想哭便是美丽得让你掉泪。邓丽君的温馨是有力度、有厚度、有深度而且有张力有弹性的。她非凡的乐感、全身心投入的演唱情绪和酣畅淋漓的生命姿态,是她成功的关键。
    总之,情感在歌唱艺术中具有重要地位。处理情感是一门学问,是一种必备才华的艺术。它既需要具有熟练的歌唱技能,而且要理解歌词内容,并且能在深刻体验词曲情感的基础上,融入个性,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情感,运用情感,从而引起共鸣,使观众得到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