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艺术天地

人文历史记录片《三门读海》之一:越地海风

上传时间:2010-10-12  浏览量:4198

在这一带捕鱼为生的渔民,偶尔会登上满山岛。
 
没有人知道,是谁,在什么时候,在这座岛上最先建起了海润庙。
 
孤魂祠就建在海润庙的后院。
 
登岛的渔民,都要到孤魂祠烧一炷香。
 
燃起的香烛,祭奠的,是古往今来,所有在三门湾走到尽头的生命。
 
三门湾,就是满山岛所在的这一方海域,
 
岛上面对着三门湾的这一片海滩,还有这一面招魂幡。
 
招魂幡经年招展,招呼着海上的游魂。
 
孤魂祠,是收留这些游魂的家。
 
他们为什么走向海洋?他们和三门湾,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出片名《越地海风——三门读海之一》
 
满山岛所在的三门县,是中国大陆浙江省台州市所属的一个县。
 
三门县背倚青山,面朝大海。
 
海上矗立的三座岛屿,俨如三扇大门,得名三门岛。
 
三门湾因岛得名,三门县因湾得名。
 
三门湾的怀抱里,散落着七百多座岛屿。
 
满山岛只是其中的一座。
 
公元1975年,因为一个传说,满山岛迎来了当地的文物考古学家。
 
朱成彪   三门博物馆原副馆长(同期声)
 
主要是当时我们文物部门听到一个传说,是此路通东京,有一个石碑。
 
他们要寻找的这块石碑,海润庙的碑记中也有记载,曾经就立在庙外的大樟树旁,上刻“东京由此去”五字。
 
朱成彪   (同期声)
 
那我找到满山岛去。结果呢,也没有找到这个碑……
 
但他们却有了更为意外的发现。
 
朱成彪   (同期声)
 
找到个山头,那里有一个石棚,是原始人居住的那个石棚。
 
难道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原始人来到了这座海岛?
 
朱成彪   (同期声)
 
以后我们在蛇蟠岛,蛇蟠岛呢,发现有这么大的两块石锛,就是新石器时代的这个石锛。
 
蛇蟠岛,同样也是三门湾上的一座岛屿。
 
而石锛,是原始航海时期造船的工具。
 
从1937年开始,英国的科学技术史学家李约瑟,用了半个多世纪来研究中国文明史,在他所著的《科学与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中,他这样写道:中国人一直被称为非航海民族,这真是太不公平了。
 
李约瑟做出这一结论的论据之一,就是石锛。
 
三门海岛上发现的石锛,至少说明了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的先民已开始刳木为舟。
 
朱成彪   (同期声)
 
在那个,满山岛坝上面无意中发现呢,有很多那个陶片。这个陶片印纹陶啊,米字格啊,都是春秋战国的那时候的。我还发现呢,这个有船板。
 
满山岛的印纹陶,是中国已经消失的一个民族——越族的独特创造。
 
这种以几何印纹陶为主要特征的文化遗存,从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一直延续到商周秦汉,遍布中国东南及岭南。
 
这一带不同族群的越人,被称作“百越”。
 
三门县所在的中国东南沿海,正是“百越”中的瓯越之地。
 
“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
 
——在《越绝书》的记载之中,濒海而居的越人自古善于造舟航海。
 
越族,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所知的最早走向海洋的民族。
 
这个以海为生的民族,依靠舟楫之利,早在商周时期,就开拓了海上贸易。
 
他们沿着海岸线北上,一直到达山东的胶州湾。
 
这条海上贸易航线,日后发展成为延续中国数千年的海上丝绸之路。
 
朱成彪   (同期声)
 
我们三门的三门湾地方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口地。因为当时在三门口,三门湾三门口,有发现那个沉船。
 
依靠海上贸易积累的财富,在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晚期和战国前期,这个出没于波涛之间的古老民族,迎来了最为强盛的时代,他们在今天的江浙一带建立起强大的越国,雄视江淮,号称“霸主”。
 
在称霸一百六十多年之后,越国迎来了第一次来自异族的讨伐。
 
公元前三百三十三年,楚威王兴兵伐越,大败越国,尽取吴越之地,“越以此散”。大量越人流散南方。
 
一百一十年之后,来自中原的铁骑金戈再一次踏上越地。
 
秦王朝发动的这场伐越战争,使得三门湾所在的百越之地,燃起了长达九年的烽火。
 
烽烟散尽,曾经的百越不复存在。三门湾所在的瓯越,成为秦王朝治下的闽中郡。
 
连同越国一起走进历史的,还有越族。
 
数十万秦兵留在当地。在与这些中原兵士的杂居中,越人的血统逐渐消失。
 
同时消逝的,还有他们的语言,他们的历史,他们的习俗。
 
今天的中国,已经没有越族。
 
和这里无数的山峰一样,三门小岭下村这座被称为“画神岩”的山峦,将越人的故事藏进了自己的怀抱。
 
在这座今天远离海岸线的山峦,在它的山顶,我们发现了岛礁。
 
这两个石洞,留有人工穿凿的痕迹。短短的石柱,似乎就是拴系船舶的缆桩。
 
在远古时期,现在的台湾、海南,都还是和中国大陆连成一体的陆地。一万五千年前的第四纪冰川期后期,气候转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西侵的海水急遽漫过大陆架。
 
这一场自然界持续八千年的山海进退,使得无数的山峰从陆地走向海洋,成为岛屿。又有一些岛屿从海洋走向陆地,成为山峦。
 
画神岩系船的缆桩,是那个时代留下的印记么?
 
已经消失的古越族,从什么时候开始,因为什么以海为生,已经成为历史的一个谜。
 
有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越族的祖先就是中国的东南土著——“岛夷”、“鸟夷”、“九夷”等部族。而越族是这些部族融合而成的民族。早在距今七万年至十三万年之间,他们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生息。
 
如果这一论断成立,古越先民是否正是在海进山退的第四季冰川时代后期,选择了从陆地走向海洋?
 
我们眼前的这座山峦,除了岛礁,除了缆桩,当地人之所以称其为画神岩,是因为这些不知是谁,在什么时候留下的岩画。
 
公元2004年,在距离画神岩仅仅数十公里之遥的仙居中央坑村,也发现了和画神岩这些图文相似的摩崖石刻。中国古文字研究专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曹锦炎认为,这是首次发现的越族文字。
 
画神岩的这些石刻图文,也是古越族的文字么?他们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讲述的又是怎样的故事?
 
两千三百年前的秦王朝,把越族尘封进了历史。
 
海潮消涨,画神岩的岩画日益斑驳。
 
和它一起走入岁月的,还有孤魂祠祭奠的那些孤魂。
 
那里祭奠的魂灵,也有与这一片海洋生死不离的古越先民么?
 
出片花
 
越国已灭,越人已逝。
 
三门湾的山海依然激荡。
 
这里的风云际会又有了新的主角。
 
并入闽中郡之后的三门,与所有的百越之地一样,迎来了第一次外来人口的迁徙。
 
梅军(三门文化馆馆长)  (同期声)
 
这一时期,迁移到三门的就有二十六个氏族。占整个三门地区氏族的百分之二十二点九。
 
大约两千两百多年之前,一位疲惫而仓惶的儒生,为躲过秦王朝的坑儒,逃亡到了这座已经破落的璜山村。
 
这位叫做马生鸾的儒生没有想到,在秦灭越之后,他的到来,使得这个璜山村,迎来了三门最早见之于典籍的外来迁徙者。
 
“已成风俗归邹鲁,共约文章到汉秦”——三门横渡乡东屏村的陈氏宗祠,挂着这样的对联。他们的始祖和马生鸾一样,是来自邹鲁之地的一位儒生。
 
他们的到来,掀开了三门湾以中原文化为肇始的人文教化大幕。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
 
在大约一千七百多年前,三门亭旁的这一方土丘,迎来了被中国后世道徒尊为太极仙翁的葛玄。
 
他在这里开山植茶的同时,建起了丹丘寺。
 
“仍羽人于丹邱,寻不死之福庭”。
 
因为在这座丹丘寺铸鼎炼丹,传播道学,葛玄又被称作丹邱子。
 
三门湾的海天之间,由此开始了道教的传播。
 
今天,三门亭旁的乡民,在这里重又竖起旌旗,开始了丹丘寺的重建。
 
两百五十多年之后,三门横渡的海滩,迎来的是道教茅山派创始人陶弘景。
 
其时,灭越的秦王朝已经消失七百多年,而中国,又进入了一个王朝更迭的时代。
 
陶弘景以谶卜名闻天下。
 
当年的梁武帝萧衍,每有军国大事吉凶未卜,都要请他占卜。陶弘景因此被称为“山中宰相”。
 
但在这位山中宰相看来,江山的改姓易帜,只是成王败寇的轮回而已。在断定“天下归梁”之后,他在挥手之间,轻拂去江山的定夺,来到了三门湾的“海山仙子国”。
 
就在横渡的涛走浪飞之间,陶弘景修建起了东山庵。在炼丹求仙的同时,开始构思《真灵位业图》。
 
这部《真灵位业图》,后来成为中国道教最早、最有系统的神仙谱系。
 
中国的神仙,在这部书中排定了座次。
 
公元三百七十年左右,就在这些方士苦觅仙踪的三门湾海面上,印度僧人昙猷,乘着木筏,由渤海飘航到了这里。
 
传说当年的昙猷,在海上看见眼前的这座山瑞云结顶,就此上岸。在这里垦石为址,于是有了三门这座最早的佛寺——广润寺。
 
今天,瑞云山,还有广润寺,都已经纳入三门中学的校园。
 
在这座校园里,参天的古树之间,散落着的这些石栏石鼓,正是广润寺的遗存。
 
这些儒生、道人和僧人的到来,使得三门湾的山海之间,有了新的风景;而儒释道的相汇交融,也为曾经的越人注入了新的血液。
 
在葛玄炼丹的丹丘寺旁,在这座灵凤山,长眠着被梁文帝称为“长者”的梅盛。
 
公元四百零一年,因知晋室将亡,梅盛弃官不赴。当他来到灵凤山时,他已经不再是一位单纯的儒生,道人,或者僧人。
 
作为儒生,他是曾经的章安邑令。
 
作为道人,他追随葛玄,隐居山野。
 
作为佛教信徒,他在此地由儒入释,赋心净土,日诵莲华经,向往大光明。
 
而这座山之所以名为“灵凤山”,据说就是在他诵经时,曾“引来丹凤徘徊庭下,如谛听状,岁余方去”。
 
当年的临海郡守“上奏其事”,梁文帝因此召其讲经,梅盛上表婉拒,称:此陛下之德辉耳,与微臣何舆哉!
 
梁文帝由此咨嗟,尊其为长者。
 
长者梅盛的这一婉拒,使他成为三门梅氏的始祖。
 
他的后人为纪念这位先祖,修建了梅长者祠,堂号“思凤堂”。这里雕刻的这些凤凰,似乎至今依然在谛听他的诵经。
 
无论是葛玄、昙猷,还是梅盛,他们的信仰或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在三门都一样地追随着海的脚步,穿行于思想的自由王国。
 
他们改变着“文身断发,披草莱而邑”的瓯越化外之民,而这些被改变着的越人,还有这里的海洋,也一样地改变着他们。
 
在三门的这个港口——健跳港,眼前的工人路是三门的第一座海塘-——健阳塘。
 
林星福 健跳浮门村村民  (同期声)
 
原来这里面的这条路就是塘坝。
 
原来叫健阳塘,现在叫健跳塘。
 
这座海塘的建造者,是一位僧人。
 
大约一千三百年前,在葛玄炼丹所在的丹丘里,诞生了一位高僧——怀玉禅师。
 
在他出家为僧的那个时代,三门湾的居民,大多以打渔为生。逐浪讨海,生命无常。
 
这位海边长大的禅师,做出了一个决定。
 
高同生  原三门文联副主席  (同期声)
 
那个时候三门还没有这个农耕,他主要是靠渔猎,以打渔为生。那么,怀玉禅师,他觉得你把鱼虾这些抓起来,那就是杀生,那就是有悖于他的佛教的这个理念了。所以他带领那个一些寺院的和尚以及当地的民众,首先在三门造了一条健阳塘,围了个塘。资料上说呢,是五百丈。因为这个潮水它是来势凶猛,他屡决屡围,后来终于围成功了,由此以后,开创了三门第一个农垦区。
 
因为这座海塘的诞生,世代打渔为生的此地渔民,从此开始亦渔亦农,而健阳塘所在的一带,也因此成为浙东沿海最早的农业发展区之一。
 
三门湾的沧海之间,出现了桑田,出现了农耕文明。
 
在怀玉禅师之后,行走在三门湾的僧尼,找到了他们普度众生的载体,成为这片土地改造大海的主导者和亲行者。
 
高同生(同期声)
 
佛教界的人,他都有很高的影响力,有号召力。当时不光光是他们寺庙的和尚,包括尼姑,也参加围塘。在葛岙地区,有一个长老塘,就是白云寺这个和尚搞的。还有海游地区,有一个叫做师姑塘,就是尼姑她们搞的……
 
僧尼主导修建海塘,而受惠的当地民众,又因此成为佛教的信徒。
 
健跳的这座永福庵,就是当地的百姓为纪念一位同样建造海塘的尼姑所建。
 
从健阳塘开始,三门历代围垦大小海塘七十三处,修筑的海塘坝长达一百五十余公里,围垦总面积十余万亩。
 
因为海塘的诞生,这里的渔民在渔猎的同时,开始了养殖。
 
今天的三门,已经是浙江省的第一海水养殖大县。渔民养殖的青蟹、对虾、缢蛏,牡蛎,使这个县成为了中国青蟹之乡,浙江对虾之乡,缢蛏之乡,牡蛎之乡。
 
由佛门弟子开创的围海造田,延续至今。
 
今天,当年挖掘出石锛的蛇蟠岛,已经成为蛇蟠乡,而这个蛇蟠乡,就是在三门湾的海域上用石头和泥土填出来的乡镇。
 
公元1972年的中国,正处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四十万知识青年,在这一年遵从毛泽东的指示,开始了“上山下乡”,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而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在葛玄炼丹,梅盛诵经的亭旁,迫于人多地少,山民生计维艰。当地政府在接纳知青的同时,作出一个决定:让这些山民离开山乡,前往二十余公里之外的海岛——蛇蟠岛,围海造田。
 
今年已经七十多岁的陈启锁,是当年围垦的总指挥。他和亭旁区六乡五十一个村的四千多山民一起,跨海登上了三门湾上的两座海岛——大蛇岛和小蛇岛。开始了精卫填海的历程。
 
陈启锁(原亭旁蛇蟠岛围垦总指挥)
 
那时候文革还没有结束,都是作为大队的行为围垦。亭旁原来是55个大队,来的人都是村里派来的,轮流的。
 
当时的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都住在岩洞里。高峰的时候有四千多个人。都是搞人海战术。石料原来是这种岩洞里面开凿的,把这个岩石拿去筑塘坝筑了,船都是自己造的。
 
历时二十余年之后,他们终于将两座海岛连成一片,在三门湾的海域上填出了面积最大的海岛——蛇蟠岛,总计围垦面积达到了一万五千八百亩。
 
今天的蛇蟠岛,有很多这样的石头垒成的房子,居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当初前来围塘的山民。今天,他们已经从原来的山民,转而成为从事捕捞和养殖的渔民。
 
蛇蟠岛的这个山洞,当年搭建的戏台依然存在,在这个戏台上演出的剧目,和当年写在墙上的这些毛泽东语录一样,都被用来激励这些填海的精卫。
 
从满山岛到蛇蟠岛,从数万年之前的越人到今天填海的山民,记录的,是人与海的不离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