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艺术天地

鸿爪留痕——品读吴继鸿先生书法

上传时间:2011-03-06  浏览量:3724

    阳春三月,台州书画院内一大片桃花迎风初绽,嫣然含笑在明媚阳光下,鸿爪留痕——吴继鸿书法展暨作品首发仪式就在这里举行,少长咸集,群贤毕至,翰墨飘香。作为同道,我倍感激动和喜悦。
   在三门,没有人不知道吴继鸿。我和继鸿先生早就认识,亦是源于书法。1988年,我在县城读书,继鸿先生办了个三门湾硬笔书法培训班,由于酷爱书法,我便报名参加了培训班。那时候,继鸿血气方刚,魁梧的身材,长长的鬓角,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我参军入伍,期间12年未曾谋面。2002年,我从部队转业回到家乡,和继鸿等同好一起筹备成立三门县书法家协会。我是协会秘书长,在他的带领下,三门书协各项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有声有色。我们彼此也常有往来切磋书艺,逐渐熟悉起来。他长我六余岁,我们既是朋友、书友师长,更是无话不谈的兄弟。 
   孔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继鸿兄为人正直质朴,不爱多说话,喝酒却十分豪爽,自刻“东海游子”印一方,其性情却犹如他的草书奔放自由而不受束缚,海边人之气存于笔墨之间;为书敏而好学、勤而善悟,故我常以与之交往为乐事。三门虽偏于一隅,但他在书法上始终保持的那股创新意识,每使我有所启发和受益。常慨叹:有志不在年高,有成亦不在年高也!诚如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沃兴华教授所言,(其草书)厚重、宽博,与江浙一带偏于雅致工巧的流行风格不同。窃以为,继鸿兄作为台州地区书坛领军人物之一,是浙江书坛青年书法家中为数不多的佼佼者。品读他的书法,古朴之风和老辣之气会同时扑面而来,无论是方家道友,还是普通百姓,都会有醒神悦目、怡心提气之感。
   品读继鸿书法并不难。此次展出的作品大多是继鸿兄在2010年创作的精品之作,兄以大草见长,在展出的60多件作品中,大草作品占了绝大多数。既有恢弘巨篇,亦有手札小品。有的象长江黄河,气势磅礴,一泻千里;有的像美妙的乐曲,春水繁花,清幽婉丽……他在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等诸方面,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在笔法上,八面出锋而不失中锋之轨迹,使转提按极其自如,线条平实劲挺而富有弹性。观其用笔,纯正沉实,根植传统,结字拙中见巧,线条犹如万年枯藤而多变,结体跌宕起伏,变幻莫测,使人领略到其中美感。其墨法,在整体平实中追求墨块效应和字群结构,墨色鲜活,润枯有致。在章法上,更是精心创制,多有佳构。尤其是他精心创作的几幅大草作品,比如《五条屏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气势逼人,展厅效果十分明显,其使笔法美、字法美和章法美浑然一体,出现上佳的视觉效果。古人云:笔下龙蛇似有神,天池雷雨变唆巡。在展出的作品中,你可以领略到吴继鸿的作品那种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才能,表现出大开大合,疏密对比,强烈的表现出一种视觉的冲击力,从而形成开阔宏大,高明郎秀,自然流丽,,韵味悠长的感觉。我想,这不是他书法艺术追求的最高理想韵味。
   继鸿兄是三门第一个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现在为文化馆副馆长,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幅秘书长。一直以来,他始终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在探索和思考中进步。2008年,继鸿兄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学习,有幸得到当今中国书坛诸多名家的悉心指点,使他书艺大进,在风格上更加注重传统和感情的融入,更注重气息韵味和整体格调,更趋沉雄跌宕、朴茂古厚。
   书者,世间之高艺也,非勤耕不能入其门,非师古不能得其本,非善悟不能有所成。继鸿兄走过的路足以证明,他不仅具有勤奋不辍的刻苦精神,而且具备很高的书法天赋。而今正当盛年,血气方刚;成绩斐然,方兴未艾;功力深厚,来日方长。在书法这条路上,他定能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的作品。(张林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