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理论园地

三门饮茶历史和习俗述略

上传时间:2015-06-24  浏览量:10025

作者:吴强

三门县位于浙江台州东北部沿海,西枕天台山,东濒三门湾,北接宁海县,南毗临海市。地形为低山丘陵,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县域最大的山脉湫水山为天台山余支,巍然耸峙,蟠结中部。境内气候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适宜,属浙中浙南湿润、半湿润副区,自古为茶叶产地。千百年来,与饮茶习俗相生相伴的文化因素渗入三门的风土民情、人文历史,不可割舍。现就三门的饮茶历史和部分饮茶习俗简述如下:

一、三门县适合茶叶生长的自然环境

据专家分析,北纬28°—32°地带是茶树生长的“黄金线”,因而优质茶叶产区多居于此。三门县纬度为29°07,恰好处于这一产区的中间,是茶树生长的黄金地段。三门县的年平均气温为16.6°C,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63.7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1645.3毫米,全年干湿指数0.76(属湿润区),这些都符合茶树生长对气温、日照、水分、干湿度的要求。
另外,茶树对土壤也有严格的要求,它喜欢生长在酸性土壤中,要求土壤PH值在4—6.5。根据1992年版本的《三门县志》载,三门县土壤总面积为1647277亩,其中红壤面积1095750亩,占县域土壤总面积66.52%,广布于600米以下的山地丘陵。红壤土类分红壤、黄红壤、侵蚀型红壤3个亚类,土质平均PH值在5.5—6.0之间,极适合茶叶生长。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三门县的茶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彭赖、南溪、中门各乡和马娄乡岩坑、樟树下,头岙乡孙家寒山头,岙口乡的高背岩等地。

二、三门佛道传播和饮茶历史的关系

茶的发展由药用而后提升到与丹道结合,最早可追溯至汉代。经秦代“焚书坑儒”劫难,方士活动几近绝迹。至汉代窦太后沉湎岐黄之术后,方士炼丹渐趋兴盛。在南宗内丹理论出现前,早期的方士等同于药学家和化学家。他们尝百草,从丹砂中提炼“升仙”元素,服食并寻找祛丹毒的途径。而后,他们找到了茶树。饮茶既可排毒散热,又可提神醒脑。饮茶日久无任何副作用,还可强身轻体,延年益寿。这使得“饮茶”与“炼丹”成为捆绑在一起的孪生兄弟。因此原始道教朝江南、朝浙东南的传播,几乎和饮用野生茶、人工培植茶树的历史形影相随。方士们足迹所至之处,人们饮茶的习惯也跟着风行起来。
近年,葛玄这个半历史、半虚幻的道教人物似乎已经取代唐代茶圣陆羽,成为学术界公认的植茶鼻祖。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当时的葛玄甚至还算不得真正意义上的道教人物,而仅仅是个炼丹的方士。当道教雏形“五斗米道”在四川方兴未艾时,葛玄的身影却在江南地带频频出现。现今,台州各地都有葛玄炼丹遗址,三门县也不例外,亭旁丹邱山和海游丹峰山均有其活动遗迹。
道教传播的伊始就是某地茶文化肇始的历史,这个观点已经有很多人赞同。道教是随着信风和潮水传播到三门的。葛玄的时代三国鼎立,东吴势力下的江左,关卡重重,道路不行,其最高统治者孙策又是一个极端厌恶方士的人。加上越民叛乱,山贼剪径,取道海路来三门,是葛玄最便利的选择。据南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第二十二“桐柏山”条目载:“初,玄炼丹宁和山中,为鬼物窃去,遂徙此,后隐天台。”宁和即今亭旁古称,可知葛玄是决定到过三门的,并且是最初到三门丹邱,再去天台山。《赤城志》又载:丹邱,在县(宁海县)南九十里,葛玄炼丹处,孙绰赋所谓“仍羽人于丹邱,寻不死之福庭”是也。此处“桐柏山”与天台桐柏同名,实为宁海梁王山。又据《光绪台州府志•台州方外志七》载葛玄“初在赤城,后入括苍,盖竹等处。”另外,天台山桐柏宫张高澄道长编的《桐柏春秋》一书亦有葛玄游踪详载。根据这样的零碎信息整合,大致可以做出判断,葛玄南下到台州的第一个落脚点就是三门亭旁丹邱。之后,葛玄离开三门,前往宁海梁王山,上天台华顶,下天台桐柏,入仙居括苍,进临海盖竹,之后又返回天台山桐柏观,并时时来往于天台山与盖竹山之间。
葛玄为什么先到三门亭旁丹邱而不直接上天台山?这个问题现在无人能确切回答。实际上,自古以来僧道入天台山的路径多为在旗门港登陆,沿三门沙柳镇的清溪溯源而上天台山的。我们提供一个猜想,葛玄所仰慕的茅山祖师茅盈曾到过三门。据《神仙通鉴》载:大茅君来东海武曲,食黄鱼(鱼脑石)得道。“东海武曲”即今三门渔西上洋、下洋村。葛玄踏着茅盈的足迹前来三门,是极有可能的,因为这是过去道士云游访仙的常规途径。继葛玄之后,齐梁时人陶弘景、道教南宗第五代传人白玉蟾等,也相继以这种方式到过三门。
三门亭旁丹邱背靠茫茫湫水山脉,即便是今天,我们仍可以看到湫水山上漫山遍野生长着无人管理的野生茶。“丹丘出大茗,服之生羽翼”,取之不尽的野生茶资源,是葛玄在三门设炉炼丹的重要条件。在饮用野生茶的同时,葛玄有没有另行精选改良茶种进行人工植茶?葛玄在台州各地奔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这些疑问,到今天我们仍无法落实考证。葛玄在亭旁炼丹的另一个条件是,丹邱山土石褶红,富含丹砂、硫磺铁矿,这些是道家早期方士炼外丹的重要原材料。远在三国时期,海水直达丹邱山。可以设想,每逢黄鱼汛期,沿海沙滩上堆满了死黄鱼的情景。这些黄鱼头部的鱼脑石也是极其珍贵的药材,可以剖取其莹白者作为炼丹材料。另外,湫水山泉常年不枯,潺湲清澈的溪流也为炼丹者提供了清凉沐浴之所。难怪继葛玄之后,陶弘景与张少霞一起,来到三门横渡铁镪东山庵炼丹(遗址尚存于今天铁强托岙自然村东山湾),白玉蟾久居仙岩洞行服食调神养生之法。
佛教在三门的传播,也来自海上。东晋兴宁年间,敦煌僧昙猷从渤海湾浮槎南下入三门湾,将枫树扎成的木筏抛于枫槎岭,西见一山,顶结祥云,山左为将军峰,山右为象山,石城山环绕在外,认为是福庭胜地,于是命名此山为瑞云山,建立普济院,北宋真宗赐额广润寺。又前往山后周建立龙翔院。宋代,龙翔院移至高枧龙头山嘴更名为多宝寺。昙猷后来由高枧入天台,结庐石梁。僧于越巫道风中送来域外梵音,开启佛教在东南传播之路。在三门,佛教的禅修所在,似乎也与饮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昙猷建立龙翔院的地方,自古以来“香山茶”众口皆碑。珠岙镇民间流传的故事《三口茶》中就有提到“香山茶”。据《三门湾志》载,民国时期三门珠岙的香山茶一度畅销上海。查阅方志,三门古代重要的寺院都建立在产茶区。如亭旁大龙岭山多茶树,山下古有大龙寺;健跳凤山古多茶树,山腰有仰天庵;横渡镇十八泡山多茶树,山上旧有古庙一座;四顾基山,山多茶树,上有碧云庵。三门县城海游精秘庵旧有“宝珠茶”,相传为明景泰间圣僧裘公手植。这里补充一条信息,三门众多寺院历代为天台山下院,天台宗佛教仪轨中的“供罗汉茶”习俗,一直流传三门寺院至今。可见,凡是三门有寺院的地方,必有饮茶、供茶的习俗。在交通不便、商贾不通的年代里,寺院建在产茶区成了必然的选择。

三、三门的采茶舞、茶曲和民间的饮茶习俗

三门县与茶文化有关的习俗有采茶舞、春节茶灯出游、泡茶敬客、新婚吃茶、丧礼献茶、祠堂祭祀用茶、路廊施茶等。其中最典型的大型习俗活动当推“采茶舞”,以石马村采茶舞为最。
珠岙镇石马村位于三门县西部,距城关约十公里。村庄依山面溪,江湖山海拔约五百米,盛产茶叶。据石马村郑氏宗谱记载,江湖山自唐宋以来便盛产茶叶,唐朝陆羽在《茶经》中也记述与江湖山一脉相承的天台山为“天下第十七泉”。由此可见,石马村江湖山与茶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关系。每逢采茶时节,茶女们肩背茶箩,穿行于满山遍野的茶林之间,边采茶边歌唱,如蝴蝶翩翩而舞,大山的秀气和先辈的“灵气”孕育了千古一绝——“石马采茶”。石马村郑姓始迁祖从台州府地迁居于此已有七百余年历史,“石马采茶”形成的时间至少在元末明初,世代传承至今。
“石马采茶”由原始的茶戏演释而成,它是集舞、歌,念白、表演于一体的多元艺术,其题材鲜明,贴近生活,表演内容生动有趣,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歌词曲调内涵丰富,人物定位别具匠心而深受群众喜爱,传统茶戏涉足三门各地,周边乡镇的高枧、珠岙、吴岙、亭旁等地均有“采茶”活动。
“石马采茶”源于生活,表演中自始至终贯串一个“茶”字:茶舞者采茶叶,贩茶客贩茶叶,看相人相茶叶,花鼓公、花鼓婆贺茶叶,和尚者品茶叶,情节生动,情趣盎然。许多唱词如《小采茶》、《大采茶》、《倒采茶》也同茶叶有关。
“石马采茶”思想鲜明。整个茶舞无论是歌舞或者是对白表演都围绕一个主题——茶叶丰产。庆贺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石马采茶”表演内容生动有趣,道具“茶心”是吉祥的象征。表演者绕“茶心”边歌边舞,展示丰收景象,茶女、花鼓公和花鼓婆舞蹈活泼欢快,反映年丰民乐,贩茶客贩茶叶表演滑稽诙谐,看相人相茶叶嬉戏打闹。采茶表演对丰收的喜悦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石马采茶”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舞、歌和表白三者互动。歌词曲调丰富多彩,别具乡土风味。 茶舞演出用的道具 “茶心”和“茶斗”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寄托一种愿望,传承一种文化,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石马采茶活动中的茶曲唱词现援引如下,如《小采茶调》内容为:“二月子采茶茶发芽来,高山个大龙岭呀实难爬来。柳枝个啰莲啰莲莲来,柳枝个啰莲啰莲莲来。郎采多来妹采少来,采多个采啰少呀转回家来,柳枝个啰莲啰莲莲来,柳枝个啰莲啰莲莲来。”《倒采茶》内容为:“十三月倒采,牡丹花倒采茶,雨连连来;包袱个雨啰伞呀,水晶花儿开呀。收茶钿来。今年个茶冈,牡丹 花倒采茶,都收遍来;再过个明年呀,水晶花儿开呀,又明年来,柳枝个啰莲啰莲莲来,柳枝个啰莲啰莲莲来。”
即使同处三门县域,各地采茶舞所配唱词内容却不尽不同。从石马村翻越大龙岭到达亭旁镇就不一样了。例如亭旁镇马村的唱词有《采茶》、《贩茶》等内容。《采茶》唱词内容如下:“正月采茶是新年,琉璃灯盏挂堂前,琉璃灯盏刘璃夫。借死还阳刘采连。二月采茶茶包节,美女出在帝王家,文官造纸文官守,双木刀考古人墙。三月采茶茶叶青,张生江张对菜英,张生扬把红娘守,和用面目见菜英。四月采茶茶叶鲜,关公原来斩刁婵,董卓欺君曹操反,吕布把守虎牢南。五月采茶茶叶长,朱园倍下里山娘,一去併周十六彩,磨房产下敖儿郎。六月采茶月过西,孟姜女来送寒衣,送到长城千万里,不见亲夫万喜良。七月采茶七秋凉,霸王自刎在乌江,霸王自刎乌江死,韩信功劳在那乡。八月采茶茶叶黄,八戒课考帝王榜,堂上双亲年又老,周氏卖*保失*。九月采茶九重阳,重阳美酒菊花香,杜康造酒有人尝,姜女造酒无人尝。十月采茶过大江,三闯衙门刘关将,三请军师诸葛亮,独坐千里关云长。十一月采茶雪花飞,买臣卖柴自古希,抛了前妻崔氏女,马前泼水难收归。十二月采茶雪孟孟,韩公连雪是可塞,连叫几声韩湘子,自个顺阳斩滕娇。十三月采茶雨连连,袍袱水伞收茶钿,四处茶钿都收去,今年收过又明年。”《贩茶》唱词为:“(女唱)我郎出门贩茶十二年,那家吃饭那家眠,穿破衣衫何人补,踢破高鞋何何人连。(男唱)卑人出门贩茶十二年,店家吃馆店家眠,穿破衣衫栽缝做,踢破箱鞋皮匠补。(男唱)卑人出门贩茶十二年,何人伴你吃馆伴你眠,小柴缺米何人来救济,家下之事何当先。(女唱)官人出门贩茶十二年,小姑伴我吃饭伴我眠,小柴缺米娘家来济,家下之事自当先。(小姑唱)哥哥出门贩茶十二年,小姑未到姨姨绣房边,小柴缺米将三来经济,家下之事李当先。(女唱)小姑讲话太粗言,说话之中欠留情,自己丈夫可比亲兄弟,张三李四是客也。”此外,高枧村有《小采茶歌》、马娄村有《采茶歌》、铁场村有《十二月采茶歌》,各地唱词各不相同。
三门城乡皆有饮茶习惯,以饮用绿茶为主,客至以泡茶为客气。泡茶不泡满杯,称“茶泡八分,酒斟十分”。一碗茶一般喝三汁,称“头汁苦,二汁补,三汁戒罪过”。 三门民间的饮茶习俗除了个人饮用外,很多重要场合都少不了“茶”的参与。其中丧礼和祠堂活动饮茶、供茶最为典型。如三门县亭旁镇石头岙村丧礼要供茶,以飨亡灵。《孝堂喝礼》唱词:“初献茶,世上迎宾茶为先,人面桃花映面红,谷雨采来新茶叶,马前一步快如风。”珠岙镇高枧村的丧礼做祭时候也用到茶。其唱词为:“今朝捧出玉龙茶,自古仙人唤作茶,孝男、孝女无再见,奉献一盏茶。”亭旁镇上鲍村丧礼《灵前祭语》:“灵前有茶,茶当奉献,茶在深山蓬里青,未至谷雨下山林,客来堂上先呼我,今特采来献亡灵。”祠堂用茶多为祭祀先祖。三门各地祠堂祭祀先祖大都在冬至日,以亭旁镇杨家村杨氏家庙祭冬仪式最具代表性,其献茶祭词曰:“茶在深山树里青,季到谷雨下山林;客来堂上先呼茶,今日制成献祖公。初献茶,执事者传茶,主祭者敬茶、献茶。与以茶授执事者,传进祖公前。” 另外,在民间的歌谣如《三门特产谣》、《亭旁特产谣》、《大大鸟,细细鸟》等内容中均有提到饮茶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