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泡米浸过一夜,待米浸泡后,转日就把泡米放进磨盘洞孔内,一人用左手拿着磨担,右手用小竹棍掏米添入洞内,另外一人两委拿着磨担架,左右摆动,一圈一圈的磨,经过时间推移,将泡米磨成米粉或粉浆,以便于工制饮食。
我村的水资源丰富,早在清朝年间就懂得利用水力为民加工粮食。“水磨”就是其中一例。
我村西边有一条发源自临海仙人桥的溪河。为了田地灌溉,就开渠挖沟,引水入村,在溪流的下游处还建有两座水磨,叫其为“上涨”和“下涨”水磨,两座相距80米左右只要不是大旱年,天天都有来此磨米、磨麦的人,既有本村人,更多地是周边各村。
水磨主体结构可分三部分,水盘、中轴和磨盘。“水盘”形如一个大圆槽。盘沿至中轴距离2.2米左右,盘边往内约40公分长度,造一条深8公分左右的槽沟。又在槽内每相隔14公分左右,做一个个三角形状的挡水板,其板倾斜于水力冲击方向。“水盘”是固定在穿过中轴的两个横梁上。整个“水盘”作用是在水力推动下而旋转,由此又产生力使带动石磨转动。
“中轴”连接着“水盘”和“石磨”,用柏树做成。长度是一般根据水流的落差高低而定,一般3米左右。“中轴”底部是一块中间凿有碗状的大石块,不被洪水泛起,碗底还镶嵌生铁碗,不易磨碎。轴的底端包有生铁,上端连着“石磨”。
“石磨”分上、下两片,是圆形直径80公分左右,厚度几乎相等。两磨片相接处由石匠刻上一条条凹纹,在加工粮食时,加强磨擦力。下底磨盘固定不转动,上磨盘紧固在中轴上可随着“水盘”旋转,再由中轴带动而不定地使之旋转。水磨的整体组合全是木头组成,可以看出早年的民间艺人的能工巧匠和高度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