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红:碎布剪贴多彩生活
五颜六色的碎布放在我们面前可能就是一堆废物,但这些被大多数人废弃的物品,一到陈晓红的手中,那就是创作的最佳原始素材。人物、花鸟、景物,在她这一双巧手剪贴下,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贴切,那么和谐、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的熏陶。
陈晓红是县人民法院的女法官,曾任职于县文化馆。她性格开朗,爱好广泛。酷爱绘画艺术,有较扎实的基本功,又喜好舞蹈、音乐,是浙江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台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市少儿文化艺术研究会理事,曾任县舞蹈协会主席和市舞蹈协会理事。闲暇之余,她经常去裁缝店捡些人家不要的小布片,制作她的布贴画。把家里空间装点得温馨而活泼,恬淡而高雅。
1984年,陈晓红贴出第一张画时,就得到了浙江省著名画家金光远的指导和肯定,并参加了地区的美展。之后,陈晓红对布贴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直坚持探索、创作,佳作不断。
布贴画是以剪刀为笔,以布为色创作而成的一种装饰画。它集工艺性、艺术性为一体,充分利用碎布的颜色、纹理和质感,用剪、撕、贴、叠等手法,加以巧妙的构思,产生出具有画笔所不能取代的艺术效果,是当代美术中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陈晓红的作品以布贴画特有的创作手法与油画、国画、剪纸等表现形式相结合,构思独特,造型新颖。如她的作品《墨荷》、《秋色》,运用了中国水墨画的技法,以简洁凝练的色块,营造了“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意境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在《祝福》里,她把民间艺术表现手法融入其中,画面中的“大阿福”,绣花头巾、蓝印花布,那一样样漂亮的装饰,俨然是一幅精美的工笔年画;《月光下的海滩》采用油画现实主义的表现形式,以旋转罗纹的布块为底色,将厚重粗犷面料作礁石,皎洁月光衬托着幽静的海滩,恋人相偎,柔情蜜意,令人遐想。综观其作品,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寓意深邃、生活气息浓厚,体现了她较深厚的艺术底蕴和文化涵养。
对陈晓红来说,2008年是其艺术风格大有突破的一年。她从过去收集碎布,到自己购买各种布料,进行大幅创作。这一年,她的《女人·花》、《百草园》、《荷颂》问世后,得到了业内人士的高度肯定。他们认为,这是陈晓红艺术生涯的一次转折和提升。特别从《百草园》的构图和表现中,可以看到她已经可以跳出传统布贴画注重表形的桎梏,其布贴画的色彩和基调把握得更加准确到位。
从1988年《储蓄致富》被送到北京参展开始,陈晓红先后有70余幅作品在《美术报》、《人民法院报》、《浙江工人日报》等省级、国家级报刊上发表。《百草园》、《女人·花》被选入“浙江省千镇万村种文化成果展”、编入“浙江省法院系统书画摄影优秀作品选”,《海的夜》、《伙伴》、《童年》等多幅作品进入省、市级展览并获奖;《荷》入编由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美术摄影作品”明信片。 《美术报》、《人民法院报》、《检察日报》、《浙江日报》、《当代家庭报》、台州电视台《文化视野》栏目、《台州日报》等还对陈晓红和她的布贴画作过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