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非遗保护

桥下车灯

上传时间:2007-06-05  浏览量:4469

    桥下村创始于唐宋年间。据吴元华(1947年出生)在2005年5月25日时说,桥下车灯活动盛于清末民初,200百年前从苏州同宗吴姓家族传入,有多个剧本,大多三国题材。如《关公千里送皇嫂》、《巴陵桥》、《独行千里》、《过三关》、《古城相会》,讨彩戏《麻衣看相》、《东方旭偷桃》、《富有贵看相》、《九世同居上朝》、《裴元庆解粮》等。无曲谱,靠一代代口传身教。50年代、70年代逢新春佳节,在本村或到各村开展车灯活动。80年代后,活动时断时续。
      桥下车灯代代相传,有手抄本,以口传为主。逢春节元宵前后活动,代代传承。至今,道具完好,剧本仍存,演员三腔(领唱、接唱、和唱)齐全。车灯活动有传承人,史料档案齐全。一匹赤色马,二顶花桥,有马头,关公,两个皇嫂,二名车夫,一名背大旗,四名持灯(维持场地),乐队、伴唱10多名,共计20多人。串场,拉台位,领伴唱为主,兼有杂技。打击乐有鼓、大锣、小锣、钹等。
      "三腔"是该艺术的主要特征,即领唱为第一腔,鼓板师接唱为第二腔,10来人和唱为第三腔。不管句子长短,均分为"三腔"。如三字句,也分一字领唱,二字接唱,三字和唱,分为"三腔",实属罕见。